無錯小說網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一百七十四章:此乃地球儀
  數日后。

  武英殿。

  “卑職蔣瓛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躬身入殿,作揖行禮道。

  “平身,最近趙王都在做什么?”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本,抬頭看向殿中躬著腰的蔣瓛,朗聲問道。

  “稟陛下,太子殿下責令趙王禁足后,趙王先是鬧了幾次,嚷嚷著要見陛下與皇后娘娘,之后見看守的衛士無動于衷,也就不再嚷嚷。這幾日趙王殿下除了飲酒作樂,就是舞刀弄槍,不曾與人互通消息。”

  蔣瓛恭聲稟告道。

  朱棣面無表情的“嗯”了一聲,表示在聽。

  待蔣瓛說完之后,他接著問道:“可查出倭人織田次郎的蹤跡極其背后勢力?有無海外倭寇的影子?”

  “稟陛下,卑職這些天廣派探子,一邊尋訪京城之內曾見過織田次郎的目擊者,一邊在泉州沿海城鎮查訪與織田次郎有過接觸的人,總算查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蔣瓛思考著言辭,緩緩說道:“陛下猜測的不錯,倭寇野心勃勃,試圖招兵買馬,攻占琉球,而織田次郎就是海上眾多倭寇勢力之中的一股,眼下此人已退守海外島嶼,不知蹤跡。”

  朱棣沉聲道:“蔣瓛聽令。”

  “卑職在。”蔣瓛俯首道。

  朱棣吩咐道:“派人密切關注倭寇在大明東南沿海的動向,若有異動,立即警示沿海各衛。”

  “遵命!”蔣瓛抱拳道。

  就在這時,朱棣忽然想起一件事,接著問道:“太子曾建議朕下一道詔命:‘凡我大明臣民,活捉一名倭寇并押送官府者,賞銀圓十兩;凡殺死一名倭寇者,賞銀圓一兩。’蔣瓛,你覺得這個捉寇令實施起來會如何?”

  “陛下有所問,卑職不敢不答。正所謂‘死無對證’,若殺死一名倭寇,可得賞銀一兩,那么萬一有人殺良請賞,又該如何甄別?”

  蔣瓛恭聲作答道。

  朱棣道:“對于你這個擔憂,太子另有建議。太子希望朕在錦衣衛之下新置一司,名曰捉寇司,專門負責刺探與緝拿私自進入我大明境內的包括倭寇、海盜、西夷、南夷等海外番人。你覺得,太子的這個提議如何?”

  捉寇司的設立,等于是對錦衣衛的職權進行了一次擴充。

  蔣瓛略作思考之后,便抱拳拱手道:“陛下,卑職認為可行。”

  朱棣高聲道:“蔣瓛聽旨!”

  蔣瓛跪地俯首道:“卑職在。”

  “傳朕諭旨,即日起,在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下置捉寇司衙門,位同鎮撫司,命錦衣衛指揮僉事賽哈智兼領捉寇司事務。”

  朱棣朗聲下令道。

  蔣瓛拜道:“臣領旨。”

  “下去罷。”朱棣揮手道。

  “卑職告退。”

  蔣瓛躬身退了下去。

  隨后,已在殿門外等候多時的鄭和,躬身進入了殿中。

  “微臣鄭和,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免禮,賜座。”

  “謝陛下。”鄭和躬身道。

  朱棣望著鄭和,撫須笑道:“鄭和,自從你提督五城兵馬司之后,這京城內的治安與民風,為之一新啊!”

  “陛下過譽了,若無太子殿下力薦與指點,臣也不知該如何管理五城兵馬司。如今經過數月治理,京城能刮起一股新風氣,秦淮河畔又新開了數十家宣揚忠孝仁義的大戲院,太子殿下該居首功。”

  鄭和是一個識時務,有大局觀的人,他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果然,朱棣聞言之后,仰頭“哈哈哈”笑了三聲,接著伸手遙遙指點了一下鄭和道:“高煦就是看中了你這種居功不自傲、識大體的秉性,才力薦你提督五城兵馬司。”

  “陛下與太子對臣有知遇之恩,臣此生心愿,便是恪盡職守,忠心王事,以報陛下與太子殿下之大恩!”

  鄭和當即起身,深深鞠躬道。

  “好了,好了。坐下,坐下。”

  朱棣十分滿意鄭和的表現,抬手虛按道。

  待鄭和坐下后,他接著道:“鄭和,朕此次召你來,其實是要與你商議朝廷第二次出海巡洋之事。”

  “請陛下示下。”鄭和恭聲道。

  朱棣道:“近幾日,天象演示室成為了七日貿易市場之后,僅次于百獸園的熱鬧之地,演示室內輪番演示日月之食的天象,讓京城百姓大開眼界。設置天象演示室一事,成就了我大明史無前例的教化黎庶之舉。”

  “過去,不明真相的人往往把天象與神異之事扯到一起,試圖通過解讀天象之義來操作人心,擅弄權力,實在是可惡至極。如今天象演示室,徹底打破了那些人的幻想。”

  “可即便如此,總有人認為梅博士做的天象演示儀不對,他們固執的認為大地不該是個球。”

  朱棣說到這里,望著鄭和道:“鄭和,朕打算這第二次出海巡洋,再給你加一個任務,那便是率領船隊一直向西!若我等腳下踩著的大地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球體,那么你率領的船隊一直向西之后,最終會繞一圈,從東洋返回大明!”

  “陛下,若大地果真是一個巨球,那臣率領船隊繞巨球航行一圈,豈不是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率領船隊完成繞大地航行一圈的人?此功勞太大,臣不敢奉命。”

  鄭和聽了朱棣的打算,首先想到的不是在環球航行途中遇到的困難,而是他若完成了環球航行之偉大壯舉,會引發很多問題。

  一方面,完成此壯舉會極大的增加他的名望,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此等名望對一個宦官來說,太大了,大到了史無前例,他怕經受不住。

  另一方面,完成此壯舉乃是一件史無前例的大功,屆時朱棣該如何封賞他?

  若他不是宦官,封個侯爵倒也合情合理,實至名歸。

  可他終究是個宦官!

  太祖皇帝可是樹立鐵牌規定宦官不得干政,若朱棣論功封他為侯,此例一開,將會對后世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

  若長遠來看利大于弊倒也罷了,反之若引發禍亂,那朱棣與他就成了禍害大明王朝的千古罪人!

  “鄭和,此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朕不交給你,還能交給誰?”

  朱棣自然明白鄭和的顧慮在何處,可他確實找不到合適的人去做這件事,而鄭和是他看著長大的,鄭和對他的忠心,那是無須懷疑的,因此他不打算瞞著鄭和,反而直言相告。

  “陛下,臣不是擔心自身安危,而是臣不能讓陛下在將來難做。”

  鄭和抱拳道:“請陛下明察。”

  “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就在此時,宦官李興躬身入殿,作揖恭聲道。

  “來的正好,傳太子進來。”

  朱棣點頭道。

  “兒臣拜見父皇。”

  朱高煦入殿之后,鞠躬行禮道。

  “免禮。”

  朱棣抬手指著御桌下方第一把交椅道:“來,到這邊坐下。”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鄭和立即起身,朝著向御案邊走去的朱高煦行禮道。

  朱高煦微微扭頭,向鄭和點頭示意。

  待朱高煦坐下之后,鄭和把剛才與朱棣商討的事大略說了一遍,然后恭聲道:“臣請太子殿下勸一勸陛下。”

  “鄭和,若你果真率領船隊完成繞大地航行一圈的偉大壯舉,倒不會出現沒法封賞的局面。”

  朱高煦鄭重其事的說道:“你之前出過海,試想一下,我為何這般說?”

  朱棣聞言,大感好奇,遂向鄭和望去,朗聲道:“鄭和,你說說看?”

  “陛下,太子殿下,臣想了想,覺得完成這件繞大地航行一圈的壯舉,恐怕不會一帆風順。畢竟海上氣候變幻莫測,突遇暴風雨是常有的事,若要繞大地航行一圈,恐怕折損的官兵與水手不在少數,而微臣能不能活著回來,估計還得另說。”

  鄭和是個明白人,當即就領悟了朱高煦的言外之意,于是做了一番回答。

  “即便臣僥幸活著回來,完成了繞大地航行一圈的壯舉,但那些被臣派出去探索航線而折損在海上的官兵,卻終歸回不來了,而這些人的死都是臣指揮失誤所造成。屆時,臣雖有功,卻也有過。如何獎罰,皆在陛下一念之間。”

  朱棣撫須道:“這個確實符合實際情況,既如此,鄭和,率領船隊繞大地航行一圈的任務,朕就交給你了。”

  “微臣領旨。”

  鄭和立即作揖行禮道。

  朱棣頓了頓,看向朱高煦道:“太子,你此次來見朕,所為何事?”

  “兒臣此來,是有一件禮物要送給父皇。”

  朱高煦起身行禮道。

  “是何禮物?”

  朱棣見朱高煦空手而來,有些懷疑的問道。

  朱高煦微笑道:“父皇,容兒臣先賣個關子。”

  他接著看向鄭和道:“鄭和,我原本就打算送一個小的給你,既然你也在這武英殿,那就先讓你開開眼界。”

  就在朱棣與鄭和的好奇心被調動之后,朱高煦沖著殿門外高喊道:“康平、李興,把東西抬進來。”

  于是,康平與李興兩人合力抬著一架直徑超過三尺的巨大地球儀,緩緩走進了武英殿。

  朱棣與鄭和的目光,瞬間被這個固定在木架上的巨大地球儀給吸引住了。

  待地球儀擺放穩當后,無需朱高煦吩咐,康平、李興很懂事的躬身退了下去。

  接著,朱高煦抬起手,用力打了地球儀一巴掌,球體便溜溜轉動了起來。

  “這是何物?”

  朱棣見狀,大感意外,當即起身,繞過御桌,走到大殿中央,停在朱高煦旁邊,仔細瞅著地球儀問道。

  鄭和見朱棣走下來,也起身走到地球儀邊上,在朱棣另一側站定。

  “父皇,此乃地球儀。”

  朱高煦恭聲答道。

  他說著話,抬手按住速度慢下來的巨型地球儀,緩緩轉動球體,找到大明所在的位置,依次指著上面的一個小點道:“父皇請看,此處就是京師所在的位置。”

  “這!這竟然是演示大地輿圖的儀器!”

  朱棣撫摸著地球儀上京城的位置,顫抖著嗓音,驚喜萬分道:“有了此物,對大明開海巡洋而言,豈不是如虎添翼?”

  “父皇英明!”

  朱高煦接話道:“憑此儀器,可觀天下山川,寰宇全域!”

  鄭和驚訝道:“太子殿下,此儀器上標注的各大洲方位,與大九洲輿圖上的位置幾乎一致。”

  “不錯。”朱高煦轉身向朱棣介紹道:“父皇,這儀器正是兒臣受到天象演示儀啟發,結合大九洲輿圖之后做出來的。”

  朱棣滿心歡喜的撫摸著地球儀,目光從京師的位置向北移動,停在了北平良久,之后又轉移到了西安、哈密等西北等地。

  隨即,他用欣慰看著朱高煦道:“高煦,這個禮物,朕很滿意,非常滿意!”

  鄭和敏銳的察覺到,朱棣看朱高煦的眼神,比當年朱元璋看朱標的眼神還要欣慰與信任,絕對的真情流露,滿意至極。

  “父皇,兒臣查閱古籍,發現大荒南洲(南美洲)有一種糧米,名叫玉米,其禾苗成熟后可長到六尺高,甚至更高。其與水稻、小麥等谷物相比,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而且適應環境極強,即便土地貧瘠也可生長,西域、漠北、遼東、嶺北皆可種植,畝產至少六百多斤。”

  朱高煦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此外,據古籍記載,那大荒南洲的北部地區還生長著一種名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此物適應力強,與玉米一樣,山地、荒地皆可種植,可謂是無地不宜,產量之高,一畝至少二十石,勝種谷數十倍,且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

  朱棣瞪大了雙眼,死死盯著地球儀上大荒南洲的位置,道:“鄭和,聽見了沒有,此次出海,除了完成繞地一圈的航行之外,還要確定大荒南洲的位置,盡可能的——”

  “不!”

  朱棣的話說了一半,忽然語氣一變,強硬的道:“鄭和,你記住,若大荒南洲當真有這樣的農作物,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大明!”

  “微臣領旨!”

  鄭和激動無比道。

  他與朱棣一樣,聽到朱高煦所言之后,心跳頓時加速,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因為在鄭和看來,朱高煦不會在這種大事上信口雌黃,何況面對的還是當今天子朱棣。

  如果他真的能找到玉米、甘薯,并順利將這兩種作物帶回大明,單憑此功績,這輩子可以無憾了。

  “高煦、三保,若玉米與甘薯果真如古籍記載的那般耐瘠且高產,你們可知這意味著什么?”

  朱棣心神激蕩,面色潮紅道。

  PS:感謝梓川哥哥,緣份,太素玄清道尊,白夜獨行的貓,臨云居士等兄弟投的推薦票、月票!非常感謝!右手掌心擦破的地方已經結痂了,勉強可以打字,速度太慢了,大家見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