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珠柔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
  趙明枝接了筆墨,因無處去放,便轉頭把紙張搭在馬背上,捉筆寫出幾個大字,將那紙提豎起來,面向那婦人,問道:“可是這三字?”

  對面婦人睜大眼睛去看紙,卻緊緊攥住衣衫下擺,局促站著,并不說話。

  一旁老嫗幫嘴道:“她不識字!”

  趙明枝一時明悟,自知考慮不周,又補問道:“承宗繼祖,珍珠元寶,是這二字么?”

  那婦人嚅囁道:“應當是吧……”

  說完,卻是手足無措,茫然站立。

  趙明枝鄭重道:“請娘子分辨清楚,究竟是或不是。”

  該名婦人還未說話,人群中已經有反應過來的,急忙叫問道:“是又怎的,不是又怎的?”

  趙明枝轉身回頭,尋那發聲處。

  她目之所向,被注視人紛紛垂眼低頭,無人敢做對視。

  “若是,將來朝中設碑祭祀,便以這名字刻鑿于石碑上……”

  此言一出,場中所有人都躁動起來,個個看得過來。

  “什么石碑?你這話什么意思??”

  “朝廷會做祭祀?怎的祭祀?”

  “是祭祀哪一個,誰人能進那石碑?”

  眼見眾人越問越多,趙明枝將手中匕首歸鞘,先看一眼方才那侯繼寶妻子,又偏轉過身,抬頭看向黃麻麻人群,道:“今次城西生出這樣慘禍,雖也賴怪天災,其中卻不乏人禍——若非京都府衙督查不周、管理不利、用心不足,又怎會致使如此……”

  聽得她一口將責任推到官府身上,場中氛圍頓時為之一松,許多本來虎視眈眈的,眼神中憤怒也消退了一二分。

  “今上雖然遠在蔡州,一旦得知此事,如何能不悲痛?京都府衙自知生錯,雖難挽回,卻不至于一錯再錯,只好先戴罪辦差,等朝中責罰。”

  趙明枝先一口認錯,等觀察片刻人群中反應,才又道:“此外,新任權知京都府是為朝中參知政事,更不會坐視不理,早間便擬了折子叫急腳替送往蔡州,當中想了許多善后之法,不少事情今日就已經開始著手處置……”

  “其一,此地死難者俱都壓在雪棚之下,時日太久,早已難辨身份,倘若置之不理,一怕諸位心中太痛,只想尋出家人朋友所在,日夜圍在此處挖掘,其實極易受傷,稍不留意便要被凍傷、擦碰、砸壓,因無人看勸,還易生出摩擦;二怕將要驚蟄,一旦雪化,猶不能請人入土為安,難道任其這般敞天露著?如此氣味,還恐釀生疾病,即便你們自家不懼,難道家里小兒、老弱也無畏?”

  趙明枝在此處朗聲侃侃,語速不徐不疾,語調或頓或挫,聽來甚是誠懇,只將必須將尸首運走的道理一一擺出。

  眾人聽了,無一個出聲反駁。

  其實誰人不知道尸首不能久留,容易滋生瘟疫,只攤到自己頭上,礙于情感,實在難做取舍罷了。

  過了幾息,終于有人問道:“怎的入土?說得輕巧,難道混在一處燒個干凈?那豈不是將來個個纏攪在一處,都要在地底下做孤魂野鬼……”

  那話中已經帶了商量的意思,顯然說話人已經冷靜下來。

  趙明枝便道:“生死喪葬本就是為大事,諸位為親友憂心,才是人之良善本性,只今時情況實在不同從前,因地下死難者難做分辨,不論掩埋也好,燒做灰骨再葬也罷,其實都不容易,既如此,我有兩個法子,還請諸位一聽。”

  “若是不愿火化,欲要土葬,可以一齊出力,將人先運送出城,擇一處人跡罕至山野地方挖坑合葬……”

  眾人盡皆沉默,無一個說話。

  這樣法子雖然能留住全尸,聽起來又簡單,可實施起來,卻麻煩得很。

  既然沒辦法分辨自家親友,那怎的運,運哪一具?

  若是運到別人的——實在十有八九——尸首這樣晦氣東西,誰人又愿意?

  更何況此處多是老弱婦孺,又無工具,如何能運得動?

  就算運出去了,埋到哪里?既是要求山野地方,人跡罕至,必定極為偏僻,這樣地方一來難找,二來就算找到了,肯定也距離此處極遠,極不方便,況且那樣偏僻,日后怎么去掃墓?

  但這些問題,卻都不好拿來再做追問,畢竟全是為了全須全尾土葬才弄得這樣麻煩。

  不多時,就有人追問道:“另一個法子是什么?”

  趙明枝直接道:“以火葬之,眼下便由府衙安排人手開始運送出城,等一應辦完,諸位可去自取一份骨灰,將來與其余物什回鄉再修衣冠冢……”

  “至于此處,衙門會在城西外擇地方作為置放,呂參政折子里已是奏請天子賜碑賜字,等陛下回了京,會來親做祭祀……”

  聽得這話,四處早響起嗡嗡聲,無一人不著急交頭接耳。

  有人忍不住叫道:“你是哪個?說的這話當真么?不是哄騙俺們?陛下真會回京,還會親身來做祭祀?”

  他話音剛落,便被身邊好幾個人或拿手肘去捅,或拿腳去踩。

  “瞎眼泡,沒瞧見么?后頭全是禁衛軍!”

  “昨日沒去城西看熱鬧么?伱竟不認得,這是當今公主殿下!”

  “她一來我就看出來了,仙女似的,只穿得同個尋常小娘子,也不怎的講究排場,若無后頭那些禁衛,還真有點不敢認……”

  一干人等嘀嘀咕咕,卻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叫趙明枝聽見。

  而那勾當左廂公事已是從陪同吏員口中得知情況,正忐忑不已,聽得說皇上會回京,雖不敢信,卻不愿不信,忙自上前叫道:“公主殿下在此,一諾千金,豈會做什么哄騙?”

  他心中雖虛,口氣卻強硬得很。

  此時這樣強硬,其實倒也有些用,場面很快安靜起來。

  趙明枝又道:“若選火葬,過幾日自會在此處設點,請諸位各自登記家人親友姓名籍貫,將來盡數刻在碑上,可做地下區分上饗之用,不必擔憂孤魂野鬼空無祭祀,同時也是警示,叫將來天子來此處祭拜時,一朝上下曉得必要引以為戒。”

  太上皇雖去了夏州,致使大晉朝廷里外盡失,也早沒了民心,可真龍天命想法數千年來早已根深蒂固,一旦給眾人得知可能由天子親自祭拜,又有他題字,當真沒有不心動的。

  本就難做區分,只要石碑上能有姓名籍貫,那供品標得清楚,地下親人想來也能分到自己供奉的吃食吧?

  若跟著第二種法子,還不用自己出錢出力辦理后事,從來喪事難辦,一不小心家底都要掏空,要下飯都吃不飽,哪里有錢買棺材做碑?

  一時之間,無人不心動。

  趙明枝再道:“今日此處鬧得不甚好看,自然也是衙門做得不夠到位,然則歸根到底,還是朝廷有錯——京師自行守了數月,當中擊退過數不清多少狄人南下,因物資糧谷難以運送,據我所知,府衙當中已經近半年沒有正經發俸了,前次張副帥守城,還從衙門上下官吏手中籌措綱糧銀錢,人人慷慨解囊,甚至有人把家中祖傳之物都賣了……”

  “在場不管是官是兵,是吏是卒,或是征召來的役夫,許多都餓著肚子在干活,事情繁雜,難免有不到位地方,然則沒有不是善心的……”

  她還在說著,不少推車抬尸的役夫兵卒都紅了眼眶,便是那勾當左廂公事也把頭偏轉,拼命去眨眼。

  趙明枝裝作未見,又道:“諸位鄉親遭此劫難,朝廷對往事難做彌補,只好設法日后好生安置,眼下還請莫要著急,稍待幾日,等府衙細細去做安排。”

  因見四下圍得滿滿當當都是人,她左右環視一圈,抬步往人群中穿出。

  眾人見她走來,不用說話囑咐,已經自然分開。

  趙明枝往前走了十余步,舉起右手,指向右邊空曠地方,道:“諸位若有了決意,此時分做兩邊,要選土葬,便來我右手處站著。”

  頓一頓,再道:“若有愿意按著朝廷安排,先做火葬,再立碑記之,便站來我左手。”

  她已經脫出人群所站位置,其實面對眾人,左右手所指方向人都只有寥寥幾個,然則這話一出,剛開始無人動作,過了許久,右手邊選土葬的本還站在原地,見無人過來,趕忙慢慢挪到當中,而站在中間那許多流民,仿佛腳下按了同樣方向車輪,慢慢往趙明枝左手方向滾動。

  眼見這事總算勉強得以解決,不至于引發動亂,在場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趙明枝便道:“既如此,還請諸位官爺、差役繼續辦差吧,眼見就要天黑,一路小心才是。”

  這話說完,原本攔在路上的許多披麻戴孝流民便慢慢讓開一條道來,任由推車通過。

  終于樣樣回歸正軌,不知誰人忽然叫道:“公主,陛下當真要回京么?徐州要是守不住……”

  趙明枝道:“京師本是大晉都城,陛下不回此處,還能去哪里?”

  又道:“至于徐州……”

  她猶豫一下,總覺得這話十分難說,還在想著,就聽身后一人接道:“禁軍已同西軍一并北上,徐州必定無事……”

  那聲音沉穩有力,說得斬釘截鐵,仿佛擲地有聲,和著行走時鐵器摩擦聲,叫人不由自主生出信服來。

  趙明枝心中一跳,連忙回頭,卻見裴雍身著半甲,正從后方大步走來。

  他身形本就高大,著甲之后,更為威武,單手持長棍,幾步行來,立在趙明枝身前,先行了一禮,復才站直身體,向那說話人道:“我聽你口音,當是真定人,是也不是?”

  那人昂首挺胸道:“俺家祖上八代都是真定人,只可惜年紀大了,不能投軍!”

  裴雍便道:“你若有心驅賊,還想將來回鄉,明日去城門處排隊拿勞力換飯,自有東西做,雖不能上陣,也能助力前線殺敵。”

  又揚聲道:“從前眾位沒得做選,今后許多事情待要人力,只要有愿出力的,明日自去城門處報名,此番一戰是輸是贏,既看前線官兵,也看我等后頭賣不賣力了!”

  若說趙明枝還要旁人幫著相認,裴雍身上著甲,以他身高相貌,甫一出現,就被大半人認了出來,既知他身份,竟無一人去做問話。

  只有方才那真定人叫道:“俺自會去的!只盼裴節度當真殺得回我老家,叫我死后能得還鄉!”

  裴雍望著他道:“不用死后,有殿下在,必叫你活著還鄉。”

  大晉此時與北狄對陣并無半點進展,反而節節敗退,如此宏愿雖是從裴雍口中說出,也叫人不敢立時就信,只是因為他從前百戰百勝名聲實在太大,讓聽者不由自主多生出幾分希望來。

  此處危急既解,原本十分難纏流民反而幫著抽調而來的役夫、差役搬抬地下尸首,收拾地方,而先前那鬧自殺婦人則是抱起地上襁褓,又拽著兒子走向一邊,一邊哄著懷中小兒不要啼哭,卻又忍不住偷偷拿眼睛看過來。

  趙明枝察覺此人目光,回望過去,對方卻下意識帶著小孩跪倒在地。

  她身上衣衫甚是單薄,襁褓中小孩不同于尋常嬰兒圓鼓鼓肉嘟嘟雙頰,只有干瘦,一點血色都無不說,臉上還發黃。

  至于那個大點的小孩,更是光著腳,那腳指頭露在外頭,凍瘡層層累疊,破了又結痂,結痂了又破,早已全不能看。

  這樣情形的,又何止她一人一家。

  趙明枝情知不能看表治表,尋來一名宮人分派了幾句,等見宮人去尋了那婦人,兩人搭上話了,才放下心來,轉頭正要去尋裴雍,卻見他站在自己身側兩三步外,又近又不近的,目光和煦,其中似有隱約激賞,正注視自己。

  被這樣眼神看著,她忽然生出幾分微妙感覺來,只好叫一聲“二哥”,踟躕幾息,道:“我本還想晚上再尋你談事……”

  裴雍輕聲道:“我在城門處巡視城墻溝河,聽聞此處鬧事,因怕動亂,便來看看。”

  兩人正說著話,后頭那車夫早把馬車趕了過來。

  裴雍伸手將那韁繩接過,轉頭向趙明枝道:“我少時隨繼父入京,曾在此處吃過一家魚羹,早間出來見還開著,并未南遷,今日既然來了……”

  不待他把話說完,趙明枝便道:“正好餓了,我跟二哥去吃魚羹。”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