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珠柔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領路
  “要是留在京中助力,自然不能叫諸位僅憑一腔熱血行事,質優則拔,出力得撫自是順理成章,其中規程當由朝廷安排,也無我來多言的道理。”

  “不過此時來說異日話,其實與畫餅無異。”

  趙明枝慢慢道:“北狄近在眼前,果然攻城,覆巢之下無完卵,城中能得茍全的,十中無一。”

  “人命關天,若能活命,誰又想真正赴死?”

  “在座俱是良材優質,欲要國盛朝興,良將賢臣,能人志士,至于農工商卒,從來缺一不可,如此道理,無需我再贅言。”

  “大晉多有文武義士,自太上皇北上,為國慷慨者不計其數,諸位從來于國無愧,若說有虧,只我一家有虧罷了……”

  她先行夸獎,又將責任全數攬到趙家人身上。

  其實拿這樣話對上蔡州那些老臣,多半無用,可用來說與面前學生,偏還自著布衣,粉黛不施,猶如清水芙蓉,殊無雕飾,只用天然姿態,反顯真誠。

  “眼下前線境況,凡舉滯留京中的,若做細論,多為無可奈何,若要聽從本人意愿,想來無人不愿南遷——我雖姓趙,一樣貪生怕死,又怎能強求他人?”

  “真有那一日,百姓先行,士子在后,再以衙門兵卒以收首尾,至于最后,才有趙姓子弟。”

  說到此處,場中早有面露慚色的,也有人輕聲騷動。

  趙明枝一向耳聰目明,隱隱不知是誰又在人群中低低說話,有“陛下”、“朝廷”、“蔡州”等等字眼。

  她稍一思索,已是拼湊出說話人言下之意,不自覺將頭微微偏轉,用余光瞥了一下身側裴雍,復又將頭轉回,把目光投向面前滿堂學子:“陛下尚在蔡州,一旦狄賊南下,自會掉頭北上回京——我臨行前得他口諭,才敢有此番言論,并非空口而來。”

  言語至此,滿堂俱是嘩然,不少人都面露猶豫之色。

  先前大聲喊話那一個也不知怎的,忽的站上前來,出聲道:“異日陛下回京,果然能做那最后一人,學生自當為犬為馬——自來在國子學讀書,每月領用貼補,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斷沒有舍義取生之理!”

  趙明枝見他身量尋常,顴骨頗高,又有膚色黝黑,雖不知此人來歷,見其面向,也知是個執拗的,索性問道:“你姓甚名誰?”

  那人想也不想,張口便道:“學生姓張,賓州張珣筑是也!”

  竟是個廣南人。

  趙明枝對著一旁宮人頷首示意。

  早有人取了紙筆過來,將此人姓名記下,又把謄寫好的紙送了過來。

  趙明枝伸手接過,念了兩遍上頭名字,才抬頭道:“我記下了——我雖無職司在身,你若信得過……”

  “旁人未必信得過,只殿下言語,學生怎會不信。”那人張珣筑引手指向窗外,雖是虛指,那方向眼見朝西,“殿下既然舍身回京,出面撫恤流民不說,又每日出城耕種,至于其余大事小事,數之不盡,能做到如此地步,比起北面那……”

  他說到這里,被身旁人一拉衣袖,頓時眉頭一皺,只到底還是按下原本話語,又道:“若連殿下都不足信,那大晉還有什么……”

  眼見這話再說下去更不能聽了,趙明枝便自懷中取了一枚小印,于桌上隨意尋撕了半張白紙,信手拈筆沾墨,書上寥寥數語,最后把那小印親手蓋了,也不等墨水干盡旋即遞給身旁一人。

  那宮人接過,轉身往那一干學生面前走。

  眾人個個眼巴巴看著,恨不得把那紙盯穿一個洞來,只想知道其中寫了什么。

  趙明枝道:“陛下性情質樸,為人仁善,若是知曉有這樣門生,想來圣心萬分暢慰。”

  又道:“只不管北面情形,陛下必有回京那一日,若真到那樣情境,只盼你也有同留那一日。”

  她指著那文書,道:“屆時持這文書去自投京都府衙,會有人來做接應,天子門生,自有天子親手分派。”

  果然宮人走到張珣筑面前,把那蓋了趙明枝小印的文書雙手撐上。

  張珣筑立刻接過。

  周圍人人羨慕,少不得有湊頭來看的。

  張珣筑本來梗著脖子,此時收到這一份輕飄飄文書,明明只是捧在手上,頭頸處莫名猶如壓了一座大山,把他骨頭都壓得軟爛,壓得回縮,再硬不動。

  他才掃了一眼紙上文字,臉上已然激動得通紅,見得旁人視線,也不把那文書遮住,只仍舊任其平鋪手心,甚至托舉得便于旁人觀看,口中則是大聲道:“陛下仁厚,學生又豈能做那忘恩負義之輩?!還請殿下放心!”

  此人一經開口,四下無一不后悔,次第跟著叫嚷。

  “厚學知義,又豈張珣筑一人?殿下且放心,小子名叫陳巡,生于燕趙之地,自古多有感慨悲歌之士,忠君愛國這等心哺之事不能僅用口舌,將來自有天地共鑒……”“天子門生,難道只有張珣筑一個嗎!殿下難道小瞧我等學生?在下林廊,本就是徐州人……”

  吵嚷之間,一個個把自己姓名、來歷一一道出。

  沉默許久的詹茂臺卻是忽然開口道:“我等心意,哪里就在此時逞口舌之計了?真有報國之心,不如做好手頭事情。”

  這話一出,雖不至于引得人當面甩臉,卻也叫不少站在后頭的滿面不悅。

  趙明枝見狀,旋即扶了當前木桌起身,將那折子疊收起來,慢慢放入袖中。

  她動作其實不慢,但起身、探手、折疊、挽袖,所有動作若有韻律在其中,本來平常,或因身份,又有相貌,別成一種特殊氣質,又有那折子疊起時露出后頭成列成排許多姓名,更是使人注目。

  一手拈著袖子,趙明枝上前幾步,出聲道:“諸位此時所行所為,既為徐州滿城軍民,也為京中百萬之眾,亦是為朝為民,雖細碎冗雜,或繁或難,或俱有之,然則無論難易,不論分屬,全是極為要緊的,缺一不可。”

  “我所知不多,一時也難一一數認,但有文書在,出力人所做之事全有列明,此時雖只謄于紙上,異日自然簡在帝心。”

  她方才鋪墊許久,又有與學生一一問答,再有同張珣筑一來一往,此時來做懇言,其實究其內容,才是真正畫餅,可出自她口中,竟叫場中人無有不信的,心動之余,只個個盯著那條裝了文書的袖子去看,又有人極低聲交談,反復確認那文書上有無自己姓名,又是怎樣記錄。

  趙明枝只做未見,順勢向前而行,先抬頭去看屋頂,見得頂上蛛網破瓦,又去看窗臺,缺欄少葉,再看屋內擺設,無不破爛。

  她道:“此處著實艱難,數經劫掠,又從無修繕,辛苦諸位日夜在此……”

  “為君為民,為國為朝,又哪里提得上‘辛苦’二字!”

  人群中也不知是哪一個搶道。

  趙明枝忍不住輕笑出聲來,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矮個青年站在后排,正奮力踮起腳朝著自己喊。

  她笑道:“諸位義氣,我自不會做半點懷疑,從前先不去管,陛下登位以來,雖有種種不足,卻從無虧待功臣做法,此刻一時緊急,等徐州戰情稍緩……”

  “徐州戰情當真能緩,果然有救嗎?”那矮個青年頓了頓,竟是壯起膽子問道。

  趙明枝不做當即回答,只轉過身去,出聲問道:“敢問節度,徐州戰情當真能緩,果然有救么?”

  聽得“節度”二字,諸人簡直猝不及防,甚至有被驚得發出抽氣聲的。

  等他們順著趙明枝目光看去,才發覺原來她身后遠遠站著數人,多掃幾下都能辨認出來俱是護衛,唯有一個站得離她不過三四步距離,一身青布襕衫,身形高大,肩張背直,不用看臉,只單獨望那行狀,分明鶴立雞群,卓爾不同。

  那人大大方方站得最近,又醒目得很,不知怎的,方才竟無一人多做半點留意,此時被單點出來,才叫眾人發覺,再看他相貌,更是無一個敢發聲。

  而裴雍被人注目,全不在意,只稍一俯身,應道:“徐州果然不能救,臣又何必來此?”

  他的話篤定得近乎狂妄,但說出來時,莫名讓人覺得其中全無水分,乃是據實而言,自然也無一人敢做質疑。

  裴雍一旦出聲,整個人便如利刃出鞘,與方才氣質截然不同,雖還是跟在趙明枝身后,一樣只隔三四步距離,早引得人先看前方公主,再看后頭節度,不能再做忽視。

  趙明枝又往前行,忽的站定問道:“誰人是馬汾河?”

  人群最后,一人急忙站得出來,道:“小子便是!”

  趙明枝問道:“我聽說此處文書,是由你來分類存管,可有此事?”

  那馬汾河自以為做這樣背后事,必定全無露頭機會,誰料想竟被公主點名,當真又驚又喜,忙道:“正是!正是小子在管!”

  趙明枝笑著道:“我能去看看么?”

  馬汾河連忙點頭,當先帶起路來。

  才踏出門,趙明枝便朝門內外許多學生道:“諸位若有事忙,不如且去辦事要緊,今日本是休沐,卻還這樣辛苦,雖公事要緊,一般也要不往私事,千萬注意身體,有勞有逸,多有事情還要爾等出力,不能只急一時。”

  眾人各自低低應聲,卻無一人散開的,只目送趙明枝向前,又不好跟上。

  存管文書的地方在院落最后,那魏巡使帶著幾名下屬跟在前方道旁開路,趙明枝緊跟幾步,后頭又有幾名被欽天監官員點叫的幾名學生,正是詹茂臺、胡成和等人,因有魏巡使過來,還特把其侄魏寥甫也叫上了。

  才過了幾扇門,正要進去內院,卻聽得一陣腳步聲,一人從隔壁岔道上鉆了出來,見得迎面幾人,全是學生,顯然一愣,也不理會當先馬汾河,才做抬頭,就見后邊趙明枝,一時滿臉意外之喜,叫道:“是你!”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