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醉寶鑒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木牙角
    這位戶主請司徒楓他們稍事休息,他先去把這些錢存放一下,然后再帶著他們去到村里其他人家轉轉。等那位戶主離開這里后宇文豪問到柳亦辰:“亦辰老弟你的知識果然淵博,這提盒除了黃花梨做成的還有沒有其他材料制作的?”

    “這提盒除了像今天見到的這個用黃花梨做成的,常見的還有紫檀、象牙、竹制、紅酸枝的提盒。”柳亦辰喝了口茶簡單的回應了宇文豪一句。那位牟專家也是坐在一旁聚精會神的聽著柳亦辰所說的一切,因為他知道自己和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差距實在是太大。

    “亦辰老弟你能仔細的講解一下這些提盒,讓我也能更多的了解它們一下,我對這些東西沒有司徒老弟研究的透徹,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這些東西,我可能更多的是看中它們能夠我帶來多少利益,別嫌你豪哥低俗,畢竟咱們的圈子不同。”

    宇文豪這人身上倒是有幾分豪氣正是人如其名,反正現在閑著也是閑著柳亦辰干脆把這幾種提盒和他介紹了一下:“人出生后從學校步入社會第一目的就是為了逐利,這也是為了滿足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有這種想法并沒有什么不對,更何況豪哥你還是個商人,商人要是不逐利的話那還去做買賣干啥。

    那我就和你們說說剛才的那幾種提盒,首先這黃花梨的提盒就不用說,咱們先說說這紫檀提盒,其實這紫檀料和黃花梨一樣,都是備受皇家推崇。天朝自古以來就有崇尚紫檀之風,是最早認識和開發紫檀的國家。

    到唐朝的時候,已有詩為贊,王建宮詞之九七云:“黃金捍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孟浩然之涼州詞也云:“渾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聲入云。”可見唐代已經知道紫檀是做琵琶槽板的好材料。

    到了明朝的時候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這對中國龐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辦。

    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也基本采伐殆盡。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于天朝。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

    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

    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凈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后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紫檀提盒通體采用上等紫檀木制作,不易變形破裂,適于隨身攜帶,具有較強實用性,置于案頭可作為文房用具儲藏玉石、印章、小件賞玩等。用紫檀制作的提盒通常木紋清晰細膩,發色沉穩渾厚,造型簡潔,典雅貴氣。”

    柳亦辰一口氣不僅把紫檀提盒向宇文豪講述了一下,就連紫檀木料的來歷也捎帶著解釋了一下,宇文豪和那位牟專家兩人已經完全聽得入迷,直到柳亦辰喝茶喘氣的這個功夫他們兩人才如夢初醒,從他們兩個人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想繼續聽柳亦辰往下講。

    柳亦辰笑笑和他們兩個說讓他先休息休息,一口氣說那么多嗓子的確有些干。宇文豪趕緊起身給他沏好茶,柳亦辰感覺嗓子舒服一些然后便繼續往下面說:“剛才咱們說了紫檀提盒,下面咱們再來說一說這象牙提盒。”

    “象牙提盒的雕刻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于世。清朝的象牙提盒將各種牙雕制作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括囊鏤空,透雕,浮雕,拼接組合,深雕等。

    尤其鏤雕一項極意匠之能事,將象牙磨成極薄片面,于其上雕出細如發絲的鏤空萬壽錦地紋、編織錦地紋,工序繁瑣,頗費時日,稍有不慎,前功盡毀,然雖繁卻不減其工,獨以奇巧為勝。

    從先秦時期的百工,到清代的皇家造辦處,匠作文化一脈傳承,歷史悠久,匠作技法不斷提升與創新。各種別具匠心, 具匠心,近乎天成的珍品瑰寶層出不窮,彪炳奕葉。向以質厚色美光潔如玉著稱的清代象牙雕品,更是中國古代工藝精品中的典范。

    傳統牙雕藝術是中國雕刻工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博大的文化,飲譽寰宇。特別入清以后,隨著匠作行業的整體發展,中國傳統的牙雕工藝得到了極大的促進,先后興起了北京、江南、廣東等牙雕流派,清宮內務府造辦處還特設了專司牙角雕刻的“牙作”,云集諸派名家供奉內廷。

    故宮博物院所藏鏤空象牙燈、象牙席,據載都是廣東制品。廣州牙雕工藝有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于世。廣州地處南方沿海,氣候溫和濕潤,非常適宜質地細膩的象牙精雕細刻,層層雕鏤,而作品又不易脆裂。

    清康熙海禁以后,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惟一港口,使得東南亞等地的象牙大量輸入廣州,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為牙雕工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廣東牙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工藝遠遠超過了其它地方,成為全國之冠。

    我以前在故宮博物院的時候見到過一件象牙鏤雕染色八仙福壽圖提盒,那件提盒是清代乾隆年間清宮造辦處牙作出自廣東籍匠人之手的城出之作,代表清代象牙雕刻的突出成就。器由蓋、三層籃筐、底座和提梁組成,各種牙雕制作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括囊鏤空,透雕,浮雕,拼接組合,深雕等。

    尤其鏤雕一項極意匠之能事,將象牙磨成極薄片面,于其上雕出細如發絲的鏤空萬壽錦地紋、編織錦地紋,通體所用鏤空牙片共46塊,工序繁瑣,頗費時日,稍有不慎,前功盡毀,然雖繁卻不減其工,獨以奇巧為勝。

    蓋狀如清代官帽,中心有頂,頂似寶瓶,中為鏤空圓球,層層可轉動,每層球面花紋均為不同,此為廣東牙雕之特色,謂之“鬼工球”。以蓋頂為中心自上而下分出六道染色花框連接各塊牙片。所有邊框均飾以卷草花卉和乳釘紋,底座各面鏤雕卷草花卉。

    提梁兩邊深雕更為精彩令人嘆為贊絕。共雕出群仙賀壽圖,八仙及其它神仙十數人。諸仙姿態各異,形體雖小但面目清晰,靈動傳神。雕刻刀工純熟精練、柔暢明快,以刻紋如絲、微如毫發的刀鋒見其精湛的功力,刀刀鋒棱畢露,不見敗痕,具有一種奇峭清新、氣韻生動之感,其雕工非一般功力所能及。”

    “小柳說的不錯,不過現在這象牙制品還是盡量不要買的好,畢竟現在這樣的東西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想要買象牙制品還是盡量去買以前老祖宗留下的,要不小柳你休息一下,剩下的那兩種提盒我來和他們說說吧。”孔叔聽柳亦辰的嗓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提議道。

    “行,孔叔剩下的那兩種麻煩你來說一下吧,我這嗓子的確是有些不太舒服,如果再說下去恐怕我這嗓子就真的要報廢掉。”說完柳亦辰趕快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孔叔繼續柳亦辰的話題說著。

    “古代的提盒大多數使用竹子制成,四框、盒底、提梁使用較厚的竹劈,外表四周以細小的竹片織成,內層盒全部使用大漆涂料,以實用為目的。我國南方氣候溫暖濕潤,特別適宜竹子生長。因其取之容易,價格低廉,故早年間竹制提盒的使用在南方比北方更加普及。

    紅酸枝因有酸香氣,廣東稱之為“酸枝”。明清,尤其是干隆以后很受上流社會推崇。酸枝木主要產于東南亞各國,結構致密,質地溫潤,紋理細膩,可沉于水,因為剖開后有一種略酸的香氣故而得名。采用進口的上紅酸枝為材做成的紅木提盒,通常制作工藝考究,精雕細刻,氣派簡潔壯重,紋理精美。

    為了節省咱們的時間我就長話短說,作為一件盛放食物的餐盒能夠被古人做的如此精美雅致,可見當時的匠人花費很大的心思來制作這件東西。這件明朝末年的黃花梨百寶嵌提盒至今依然保存的很好是因為它是當時的奢侈品,四百年以來的使用環境比較好,更重要的是黃花梨木質的穩定性。

    百寶嵌是嵌在木頭里的,而木頭會抽脹,如果木性比較大的木頭抽脹得就厲害。到干燥的時候使勁縮,濕潤的時候使勁脹,經過幾次反復就會把上面嵌的東西全都擠出來了。所以我們再逛古玩市場或是在博物館看的時候,會發現很多過去有百寶嵌的上面嵌的東西都已經丟失。

    而這件東西上面嵌的百寶嵌一點都沒掉,可見這塊木頭木性有多么的穩定。剛才我看了一下這塊木頭是二膘,你們可能不明白什么是二膘。同一棵樹上的木頭,中心是最不穩定最容易開裂的,還有邊上皮子也容易受損,而介于中間這一塊位置是最穩定的,基本都看不見木紋,這一看就是二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