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魏暴君 > 第425章 風氣
  大軍出征,負責軍情的荀勖也忙碌起來。

  時間倉促,來不及挑選、培養相關人員。在王昶的建議下,各部的軍師、軍吏被納入管理體系。在收到相關的情報后,他們除了向本部主將匯報之外,還要抄錄一份,送往行在。

  在行在,荀勖則親自挑選了十余名有一定軍事經驗的年輕人,組成參謀團,負責整理、甄別收到的相關信息,并在地圖上標注出來,供曹芳及相關人員參考。

  王昶、鐘會、羊耽等人都是參與會議的骨干。

  十余名年輕人中,有一半來自行在,有一半來自太原世家。

  太原世家子弟中包括王昶的次子王深。

  王深字道沖,今年二十三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他原本也和兄長王渾一樣,有意遠離行伍,去除武人的標簽,做個謙謙君子。但是隨駕半年后,他改變了主意,接受了王昶的建議,決意從軍。

  王渾是長子,就算是做文官,將來也可以繼承父親王昶的爵位。

  他是次子,沒有這樣的機會,要想封侯,只能自己去掙。

  從軍幾乎是唯一的機會。

  如果淪落到和馬鈞一樣,整天與工匠為伍,絕非他所愿。

  除了王深之外,幾個太原世家子弟也大有來頭。

  其中有郭淮從子郭奕,有郝昭孫郝平。

  這次王昶拜謁諸家,請求支援,郭家、郝家都提供了不少幫助,子弟進入參謀團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們的入仕,也意味著天子與太原世家的分歧進入可控狀態。利益沖突依然存在,但合作的利益更大,分歧可以暫時擱置,并有望在擴大的利益中得到妥善的解決。

  有了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軍事情報的處理效率終于高了起來,曹芳也得以騰出一部分精力,關注軍事以外的事。

  他不去前線,就是要為諸將解決后勤問題。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任何時候,后勤補給都是最關鍵的工作之一,重要性絲毫不亞于前線作戰的名將。

  沒有充分的糧餉,就算善戰如項羽也無濟于事。

  太原太守荀顗終于有了和曹芳經常見面的機會。

  上任半年多,荀顗已經搞清楚了太原郡的家底。秋收結束之后,他就奔走各縣,催促他們將收獲的賦稅送到晉陽,解天子燃眉之急。

  潁川荀氏的人脈幫了他不少忙,任務完成得很出色。

  相比于鐘會的人見人嫌,他簡直是一股清流,滋潤著太原這片經歷了太多苦難的土地。

  這也驗證了曹芳的理論。

  有才無德的人必須留在身邊,用其才,又避免影響外溢。安排到地方的人必須有德,以免肆慮一方,中飽私囊,卻由朝廷來背鍋,進而引發民憤。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糧食的問題一直都在,但始終沒有成為重大障礙,前線的將士的軍心士氣得到了基本保證,不會因為缺糧而躊躇不前。

  ——

  鄧艾率部出勾注塞后,趕往河曲,溯河而行。

  這一段的河水很清流,流速也不快,不僅適合耕種,更是人馬不可或缺的飲水來源。

  上次沿著河谷掃蕩前進,鄧艾曾經過此地,對附近的地理比較熟悉。只不過過了河曲之后,他就轉折向東,與曹羲匯合,截擊翻越勾注山逃跑的鮮卑人,沒有繼續北上。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派人向夏侯績求援,請他派幾個向導來。

  夏侯績進駐美稷已經有一段時間,對附近的地形更了解。

  消息送出之后,沒過三天,裴秀趕到了鄧艾軍中,毛遂自薦,愿為鄧艾領路。

  他和衛瓘勘察附近地形,匯制地圖,最近剛剛趕到美稷休整。聽夏侯績說起鄧艾的請求,他第一時間做出決定,希望隨鄧艾一起出征。

  之所以這么積極,除了他剛剛在附近走過一段距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他的父親裴潛曾任代郡太守,對塞外的情況比較熟悉,多次和他說起,還留下了不少圖籍。

  他學習地圖繪制的范本,就是裴潛當年收藏的圖籍,其中有一部分還是裴潛手繪。

  這些,都是他獨有的財富,別人根本沒機會與他競爭。

  鄧艾與裴秀聊了聊,非常滿意,當場拍板,請裴秀為軍師,參謀軍事。

  他的爽快讓裴潛都大感意外。

  裴秀不是白身。他不僅有爵位,還有官職在身,是天子身邊的黃門侍郎。他要擔作軍師,參鄧艾的軍事,是要得到天子批準的,否則等于自毀前程。

  雖然他本人希望從軍立功,卻不愿意違反官場規矩,惹怒天子。

  鄧艾表示,我會上書請天子下詔,不會讓你為難。

  裴秀覺得鄧艾有些自負,甚至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但鄧艾主動承擔責任,他求之不得。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有軍師之名,他說話也方便些,將來分功也能多分些。

  有了裴秀引路,鄧艾更有信心,將匈奴騎兵分為三隊,輪流在前面偵察敵情,同時掩護步卒。

  為了迷惑鮮卑人,他派出的都是以騎射為主要攻擊手段的輕騎兵。只配普通的弓箭、環首刀,除了百夫長以上的將領配鐵甲,普通士卒只配皮甲。

  這樣的裝備比鮮卑人略好,遇到兵力相當的敵人時有一戰之力。一旦對手兵力太大,他們就沒有勝算了,只能后撤,以免重大傷亡。

  鄧艾以這樣的手段控制以匈奴人為主的騎兵,避免他們因為貪功而輕率出擊,驚動了鮮卑人,影響戰略目標的實現。

  為了避免匈奴人有想法,鄧艾多次在軍事會議上做出解釋,并安排裴秀發言。

  裴秀是天子身邊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天子的意思。

  雖然這些匈奴人并不清楚,裴秀是半路加入鄧艾大軍的,目前還沒有得到天子的批復,根本代表不了天子的意思。

  裴秀自己清楚這一點,卻拗不過鄧艾,只得硬著頭皮上。

  在鄧艾和裴潛的配合下,匈奴人愉快地接受了鄧艾的命令,積極行動,卻不主動尋求與鮮卑人的沖突。哪怕遇到兵力不多的鮮卑人,他們也不主動出擊,而是遠遠的避開,以隱藏實力。

  他們原本就擔心被魏軍當消耗品,現在有機會光明正大的避戰,誰還愿意拼命。

  這一切,很快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十月下,鄧艾收到匈奴騎兵送回的消息。根據抓到的俘虜供述,在云中郡的參合陂附近有鮮卑人的主力,大概有萬騎,以段部為主,還有一些實力有限的小部落。

  他們都是準備入塞劫掠的,在參合陂附近集結。

  因為沒料到魏軍會主動出塞,他們很放松,沒什么防備。諸部分散在附近的河谷中,尤其是參合陂南岸,等待更多的部落到來。

  鄧艾收到消息后,隨即請來裴潛商量。

  兩人幾乎沒說幾句話,迅速達成一致意見,主動出擊,奔襲參合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