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三百二十二章:究竟是哪些人反對
  傍晚。

  黑水城。

  行營書房之中。

  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與太子朱瞻域分座兩邊,正在密談。

  “父皇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朱瞻域聽了朱高煦所說的楊洪密奏之事后,面露憂慮之色道。

  昨日魏國公徐輝祖派人來報,以京營新兵為骨干,從河南、山東、山西三省境內選拔衛所精兵組成的五萬戰兵,現已集結完畢,并啟程陸續奔赴陜西。

  換言之,最多再過一個多月,朱高煦就會親率大軍從陜西北方直撲瓦剌。

  若朱高煦不能在出兵瓦剌之前,拿出解決楊洪所奏之事的方案,很可能等他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國內會因裁撤衛所重組新軍而發生亂子。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朱高煦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必須盡快拿出一個章程,合理解決楊洪所奏之事。

  “你怎么想?”

  朱高煦沒有回答朱瞻域的問題,而是像往常一樣,把問題又踢了回去。

  “回父皇,兒臣還沒有想好。”

  朱瞻域不敢亂說,這種事牽扯太寬,萬一朱高煦照他說的去做卻出了紕漏,到時候對他乃至朱高煦都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皇帝和太子分別是大明王朝之主、大明王朝之副主,犯下點小錯漏、小毛病都沒什么,反而會在百姓們心中增加幾分香火氣息。

  若犯下了大錯,甚至是引發國家層面動亂的大錯,那就是無道、失德的昏君!

  “朕知道你的顧慮在何處,此間并無六耳,只你我二人,且說說你的想法,無論對錯。”

  朱高煦欲趁此機會考校、點撥太子朱瞻域,并非是找替罪羊,他在得知楊洪所奏之事后,很快就在心中拿定了解決此事的主意。

  “既然父皇想聽,那兒臣就姑且言之。”

  朱瞻域恭聲道:“我大明武德充沛,國人尚武之風盛行,從洪武時期至今五十余年,每年都會有人死于械斗、仇殺。”

  “而那些不滿上官私相授受,慘被裁汰的原衛所指揮或僉事、千戶等武官,更是崇尚武力。他們沒有在血氣涌上頂門之際,失去理智,做出刺殺上官之舉,已是難得。”

  “這些人或逃往境外,或流浪海外,雖說是不尊朝廷改革兵制的令旨,卻沒有選擇殺官造反,與朝廷為敵,可見多是對朝廷有所敬畏。”

  他說到這里,略作停頓,想了想,繼續道:“因此,兒臣覺得,可以利用他們對朝廷的敬畏之心,增加一道補充條令。”

  “凡是具有編入新軍的資格,但又不愿編入新軍,且不想轉職為民兵的原衛所兵將,可以遞交一份申請,說明其本人不愿編入新軍及轉職為民兵的緣由。”

  “經所屬都督府軍法司核查為實之后,再把這些人調去北庭、蒲昌、安西、努爾干、遼東、貴州、交趾等都司衛所任職,且保留原職不變。”….“當然,若有人不愿再繼續任職,想脫軍籍歸于農民,那便按退役處置,交給兵部退役軍休局按令辦理即可。”

  朱高煦抬手道:“你我父子之間,不必整如此多的虛禮。”

  待朱瞻域坐下后,他才緩緩說道:“你能考慮到這些人對朝廷懷有敬畏之心,并能對其加以利用,或保留原職調去他處,或按退役處置,僅此一點,就勝過你大哥、六弟。”

  朱瞻域的大哥是朱高煦的庶長子朱瞻埈。

  朱瞻埈天生一臉麻子,小名叫雀兒,曾與朱瞻域一起跟著朱棣北征過,長得高大威勐,武藝不俗,頗有將才。

  朱瞻域的六弟是朱高煦嫡次子朱瞻城。

  朱瞻城喜歡舞文弄墨,生得如翩翩公子,溫潤如玉,以心思縝密著名。

  現在朱高煦說朱瞻域勝過朱瞻埈、朱瞻城,乃是對朱瞻域極大的認可與鼓舞。

  “太子,你剛才所言,盡管很有見地,可卻沒有觸及這個問題的核心之處。”

  朱高煦耐心的解釋道:“那些衛所指揮、僉事乃至兵卒之所以心懷不滿,并非是反對朝廷的募兵制,而是反對負責裁撤衛所,重組新軍的總督們!”

  “基層兵卒影響力有限,若無人挑唆他們不敢出頭,所以咱們要弄清楚究竟是哪些人反對總督們?”

  朱瞻域聞言,不禁陷入了沉思。

  “洪武初期,衛所兵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駐防,屯田所供以軍餉。”

  朱高煦接著道:“戰時衛所兵往往需要自備軍糧及武器,只有在軍屯所儲糧草不夠的情況下,朝廷才會籌措糧草,滿足軍需。”

  “此外,衛所兵是沒有軍餉可領的,只有有官職的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等武官,才能領取俸祿。”

  不僅如此,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歷史被改變之后,到了永樂末期,屯田多被軍官侵蝕,軍士破產逃亡。

  他改革兵制,乃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并非一拍腦袋就這么決定。

  “而新兵制下的正兵,軍餉是軍餉,軍糧是軍糧,全部由朝廷提供。”

  朱高煦又道:“朝廷施行募兵制之后,無論是普通的基層官兵,還是有軍職在身的隊長、屯長、曲長等武官,皆有軍餉可領,即便吃了敗仗,該發的軍餉也會一分不少的發下去。”

  “就算落選了,也可以保留軍籍轉為民兵,與隨遷妻兒一起就地落戶,由朝廷發種子農具,就此定居下來,安慰度日,充當朝廷的預備兵。”

  換言之,朝廷推行募兵制,優先從原衛所之中選拔戰兵,乃是深得衛所兵將之人心的。

  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衛所兵將都希望能被選中,加入新軍,成為按季領取餉銀的職業兵將。

  那些心懷不滿的終究是少數人,而且在這少數人之中,大多是落選的老弱病殘衛所兵,剩下的則是為數不多的衛指揮使、同知、僉事等武官。

  雖然這些衛所將領為數不多,但他們在基層兵卒中的影響力卻不小。

  “父皇的意思是,真正阻礙各地總督推進兵制改革的人,不是基層兵卒,而是原衛所的高層將領?”

  朱瞻域終于醒悟了過來,面露恍然之色道。

  “不錯。”

  朱高煦點頭道:“朝廷施行新兵制,等于是‘精減兵將’,但論同一品級,各軍提督、營長等軍職數目遠少于之前的衛所官職,可以說是‘狼多肉少’。”

  “朕給了各地總督推舉各軍提督、營長之權,雖然最終決定各軍提督、營長人選的權力在朕手里,但朕豈能不受各地總督的推舉影響?”.

  步驚俗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