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三百四十八章:時至不迎,反受其殃
  次日。

  散朝后。

  武英殿。

  朱高煦把太子朱瞻域招呼到御桌前,然后抬手遞出去一道奏疏。

  “這是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等十余名朝廷重臣聯名上的奏疏。”

  朱瞻域恭敬的接過奏疏,并沒有急著打開,而是躬身退到旁邊的桉幾后面,穩穩落座之后,才一臉認真的將其翻開。

  大概是為了遵從朱高煦去年新推行的奏疏制度,夏原吉等人聯名遞呈的奏疏內容十分精練,去掉開篇及落款、時間,正文不過七、八百字,朱瞻域很快就看了一遍。

  “就算夏原吉等人不上書建言朝廷在草原上修建道路,鼓勵商賈貿易,朕也會這么做。”

  朱高煦見朱瞻域讀完奏疏后,神情嚴肅,于是開口把他治理草原的兩個策略,簡明扼要的作了一番介紹。

  說到最后,他總結道:“屯兵修路與設置實土都司,并無先后順序。而且,修路、修筑各地衛城及千戶所城、建造驛站、修建罐頭及奶制品等加工廠之事,皆要同步推進。”

  “當各條道路、各處驛站、衛城、千戶所城修好之時,便是大明實土都司真正在草原落地扎根之日。”

  “父皇高瞻遠矚,兒臣欽佩萬分!”

  朱瞻域欠身施禮道。

  朱高煦擺手示意朱瞻域不要多禮,待其落座之后,方才問道:“朕吩咐你的事,辦的怎樣了?”

  他在數日前命令朱瞻域想辦法調查草原的氣候情況,并尋找一些適合在草原上種植的農作物。

  “回父皇,此事兒臣已經辦妥。”

  朱瞻域恭聲答道。

  朱高煦道:“且說來聽聽。”

  “是。”

  朱瞻域領命道:“兒臣先說氣候。”

  “草原上的冬季長達五六個月,寒冷又漫長,并伴有大風雪。冬季若遭遇寒潮、暴雪,牧民們蓄養的牲畜會被大量凍死,甚至牧民也會被凍死。”

  “因此,雪災被當地牧民稱為白災,屬于草原兩大災害之一。另一個災害是黑災,也就是沙塵暴。”

  “草原上的春秋兩季加在一起才四個月,十分短促,且天氣變化多端。如秋季,剛才還是秋高氣爽,下一刻很可能就會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甚至有時會突降大雪。”

  “夏季短,僅有兩個月,且晝夜溫差大,中午陽光強烈,氣溫可與江南酷夏相當。總而言之,風大、天氣變化快是草原氣候的最大特點。”

  “漠北水系發達,縱橫交錯,據兒臣多方打探估算,那里的河流至少有三千條,湖泊數量也在三千座以上。”

  “燕然山與狼居胥山北部,雨量較為充沛,水草充足。而兩座山脈的西南部,降水稀少,非常干旱,氣溫相對較高,夏秋季節容易出現沙塵暴。”

  朱高煦聽到這里,認真點了點頭,同時“嗯”了一聲。

  隨即,他給侍立在側的康平使了一個眼色。

  ….康平會意,急忙退下,然后很快就端上來兩壺熱氣騰騰的茶水,把朱高煦父子倆面前已經沒有多少熱氣的茶壺換了下去。

  “稟父皇,由于草原氣候寒冷,因此適合在草原上種植的作物并不多。”

  朱瞻域恭聲道:“蔬菜方面,芹菜、白菜、蘿卜等都在冬季收貨,耐寒性強。作物方面,有油菜、粟(su)、黍(shu),以及鄭和從海外帶回來的冬薯(馬鈴薯、土豆)。”

  粟又稱谷子,小米,狗尾粟,古稱粟為粱,糯性粟為秫。

  華夏是粟的起源中心,種粟歷史悠久,農諺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見地上旱死粟”,可見其抗旱能力超強。

  它既耐干旱,貧瘠,又不怕酸堿,所以在干旱地區,貧瘠山區都可以種植。

  糜(méi)子,又名稷、黍,是一種不粘的黍。

  在水稻傳入華夏之前,與粟米、小麥、大豆、麻子并稱為五谷。

  這種作物是一年生栽培草本,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種植,八月中秋前完成收割。

  在《詩經·黍離》之中,商朝滅亡后,其國都已成廢墟,長滿了黍這種植物,顯得格外荒涼。

  華夏先民之所以偏愛黍,在于當時農業技術落后,而黍的生命力較強,且成熟周期短,自然被重視。

  秦漢以后,在小麥培育和加工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黍慢慢被邊緣化。

  再往后,隨著各種水稻的問世,黍一步步脫離了華夏人的餐桌。

  實際上,后世華夏人食用的大米,和古代大米并不一樣。

  后世水稻是雜交技術培育而來,那些東北地區抗寒水稻在古代同樣也不存在。

  粟、黍產量雖然不高,但好在適應性強,在草原上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干旱地區也能嘗試開墾一些田地,種植這兩種作物。

  至于馬鈴薯,性喜寒涼,本就原產于高寒地區。

  而草原正屬于高寒地區,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很適合種植馬鈴薯。

  特別是漠北大部分的降雨量都集中在夏季,與馬鈴薯的需水高峰期基本吻合。

  而且馬鈴薯的存儲也不復雜,挖深坑像儲藏糧食那樣,避光、干燥、盡量隔絕空氣進行窖藏即可。

  因此,在朱高煦的規劃之中,馬鈴薯將會是未來草原百姓的第一主食。

  漠北地域廣闊,水系又發達,有太多地方可以種植馬鈴薯。

  如此一來,定居在漠北的大明百姓就可以通過大量外銷馬鈴薯及馬鈴薯的加工品獲利。

  再配合牛羊肉以及奶制品加工廠,將來在草原上養活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大明子民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早在洪武、永樂年間就已經內附漢化的蒙元人之外,如今的草原上,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加在一起,總計還有多少部眾?”

  ….朱高煦沉默了一會兒,隨即問道。

  瓦剌、韃靼覆滅之后,他就已經對草原上還剩的游牧部眾做了一次估算,回京后他又通過閱讀陳懋、朱能等將領遞交的戰報,以及大都督府軍法部、軍勛司等武官做的統計,對草原人口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此時詢問朱瞻域,一方面是臨時起意,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朱瞻域通過這幾天的努力,對草原的認識到了什么程度。

  朱瞻域略作思考,然后用不太自信的語氣答道:“據兒臣從多方探知,眼下的漠北部眾(原韃靼諸部)接近十二萬人,漠西部眾(原瓦剌諸部)要多一些,算上之前依附綽羅斯部,但和林之戰后投降朝廷的大大小小各部落在內,約有三十八萬人。”

  朱高煦眼前一亮,有些驚喜的問道:“漠北、漠西的游牧部眾人數,你從何處探知?”

  “兒臣調取了此次隨駕北征有功將領的軍報,又結合大都督府軍情司戰前收集到的情報,通過加減后推算出來的。”

  朱瞻域老老實實的解釋道:“馬哈木、脫歡父子倆領導的綽羅斯部經過近十余年的對外兼并,麾下部眾倒是增加了十余萬,可瓦剌諸部的總人數卻是逐年遞減。”

  洪武年間,大明攻占漠南之后,元順帝北逃的太倉促,跟著他和王保保逃回漠北的,只有三、四萬人,曾經內遷中原的蒙古、色目人,都做了大明的子民。

  為了統治這些投降的前朝子民,朱元章禁胡語、胡服、胡姓,禁止蒙古、色目人之間通婚,推行強制漢化的政策。

  歷史上,經過大明王朝兩、三百年的統治和同化之后,中原已無蒙古、色目人存在。

  即便是現在的乾熙初期,經過洪武、永樂兩朝五十余年的強制漢化,定居在大明腹地的蒙古、色目人早就與本地人沒多大差別。

  當年蒙元退回漠北之后,早年依附蒙古自稱衛拉特人的瓦剌人趁勢崛起,在洪武后期完全占領了漠西之地,與退守漠北的殘元(韃靼)不斷爭奪草原的統治權。

  永樂五年六月,朱棣第一次親征大漠,一舉擊敗阿魯臺所部,先后斬殺韃靼兵一萬六千余人,俘獲牛羊馬匹十萬余頭。

  永樂十年四月,朱棣第二次親征大漠,擊敗以馬哈木為首的瓦剌三大部,前后斬殺瓦剌兵兩萬三千余人,俘獲牛羊馬匹二十余萬頭,迫使馬哈木當年冬季派遣使臣向大明進貢馬匹,表示臣服。

  永樂十六年四月,朱棣第三次親征大漠,一路打到了阿魯臺的老巢,剿滅了韃靼汗庭主力八千騎兵,并封狼居胥,俘獲牛羊馬匹十二萬余頭,阿魯臺不得不向朱棣稱臣。

  朱棣的每一次親征,都讓瓦剌、韃靼大傷元氣,進而導致各部人口銳減。

  再加上從永樂年間開始,大明一方面嚴格控制各種作物及糧食物資流入草原,另一方面又積極派遣高僧去草原傳法。

  草原各部首領為了加強統治,強制牧民信教,導致大量男丁選擇出家,造成男丁缺乏。

  物資的貴乏,使得牧民們日子生活艱苦,促使更多人逃避現實,選擇出家。

  男丁的缺乏,使得男性勞動力減少,以至生產凋敝,進一步加劇了草原各部人口的下降。

  以至于,當和林城之戰結束后,整個草原上大大小小各部落加在一起,總的人數才不過五十多萬。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

  朱高煦鄭重的看向朱瞻域道:“太子,在草原上設置實土都司,以及修建道路、城池等事宜,朕決定全權交給你去做。”

  “父皇,兒臣怕能力不足,誤了您治理草原的大事。”

  朱瞻域內心無比激動,臉上卻表現的十分平靜。

  可他充滿期待的眼神,暴露出了他大腦里的真實想法。

   .

  步驚俗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