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魏暴君 > 第408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曹芳不想做秦始皇或者雍正,因勤政而死,以還政三公為名,將最為繁瑣的民政交給了司徒,監察任務則交給了司空,只是牢牢把握住兵權,讓太尉成為一個協助性的半閑職。

  但三公之中,最讓他為難的偏偏就是司徒桓范。

  桓范是老臣,也是功臣,更是大魏的忠臣,信得過。

  但桓范也有桓范的不足之處。

  固執,自負,還有點倚老賣老。

  他對新政一向頗有微言,只是礙于君臣體面,沒有說出口。如今不顧京師正是年底總結的重要關頭,以送糧為名,親自趕到行在來,自然是覺得忍無可忍,有必要見駕直諫。

  曹芳甚至能想到他會說些什么。

  但他不想和桓范辯論。

  實事求是的說,辯論解決不了問題,誰都無法從道理上說服誰。

  但實踐可以。

  自古及今,但凡新政都會遭到反對,概莫能外。但最后說服對方靠的不是講道理,而是實踐。

  商鞅幫助秦國一振頹勢,證明了變法的必要性和意義。

  趙武靈王憑借不斷的勝利,證明了胡服騎射的價值。

  雖然商鞅、趙武靈王都未能善終,但他們的政策卻得到了延續。

  他要想說服桓范,也不能靠嘴皮子,而是要有肉眼可見的成績。

  蒲子就是他選定的經濟特區。

  之所以選擇蒲子,除了一些特定的優勢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蒲子縣很小,戶口不多,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可若是成功了,卻能成為一張閃亮的名片。

  小,還有另一個好處,可以將工具做得更細,適合新手。

  衛瓘、吉利的調查能在半個月內完成,他能在幾天時間內對重點區域進行復核,都是因為蒲子縣足夠小,毋須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

  有這些工作鋪墊,面對桓范時,他才能從容應對,做到有理有據,也能讓桓范相信他有這樣的能力做好這件事,而不是心血來潮。

  九月初,桓范趕到蒲子。

  兩人進行了一番長談,桓范翻閱了曹芳準備好的資料后,接受了曹芳的觀點,同意曹芳在蒲子進行試點。

  但他提出了一個要求:蒲子的試點可以交給其他人,曹芳本人應該盡快回洛陽。

  原因有二:

  一是糧食運輸太困難,消耗太大。

  既然并州軍已經重建,征北將軍也換成了更稱職的劉馥,北疆的安全有了保障,禁軍就沒必要駐扎在這里,應該回洛陽,減輕負擔。

  二是豫州不安,可能要出事,急需天子和禁軍回洛陽坐鎮。

  曹芳聽完,盯著桓范看了好一會兒。“豫州能出什么事?”

  桓范也盯著曹芳。“陛下,豫州不能亂啊。”

  曹芳歪了歪嘴,垂下了眼皮,把玩著案上的銅鎮紙。“豫州再亂,還能比鮮卑人入侵的危害更大?朔風將至,秋防近在眼前。劉馥、王廣、鄧艾等人能否勝任,尚未可知。為了豫州那么點事,我急急忙忙的趕回去,沒有必要吧?”

  桓范很無奈。“陛下想逼反汝潁嗎?”

  “桓公何出此言?”曹芳“驚訝”地看著桓范。“他們要反嗎?”

  桓范哭笑不得。

  他原本還只是懷疑,現在看到曹芳這副表情,已經確定無誤。

  曹芳不怕汝潁人反,甚至希望汝潁人反。

  汝潁人反了,他才有理由出兵鎮壓,順便殺掉一批人。就算不能將汝潁世家連根拔起,也足以讓他們元氣大傷,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陛下抑豪強,禁兼并,自然是好事,但凡事不可急于求成,急則生變。自武皇帝興兵討董起,汝潁才俊就襄贊其事。建安以后,更是蜂擁而至。至文皇帝即位,朝堂之上,半為汝潁,至今三十年,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清除?且天下三分之際,宜記功忘過,不宜追究前事,以免為敵所趁。荀顗入仕,正是汝潁俯首之意,陛下又何必著急?”

  曹芳不解。“我怎么急了?”

  “陛下不急,又何必任賈充為豫州刺史?賈充一到任,就嚴令汝潁各家交出侵占的土地,并補足十年所得。稍有不從,便派兵清剿,已經有不少人被迫入山為寇,如今淮水南北,伏牛、桐柏諸山,皆有盜匪,就算豫州刺史兵再多,也鞭長莫及。”

  曹芳的眉頭漸漸皺起。“豫州的情況這么復雜,為何行在卻沒收到消息?”

  “陛下何不問問賈充?”桓范嘆了一口氣。“刺史兼有軍事和監察之職,可以受太尉和司空管轄,唯獨不受司徒府控制,是以臣也不能直接過問。臣的消息,是從各郡太守那里聽到的。”

  曹芳打量了桓范片刻,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桓范的話只能信一半,真實情況如何,還要向相關人員確認之后再說。

  但桓范不希望豫州生亂,應該是真的。

  豫州世家之間關系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罪不至死的前提下,對汝潁世家大開殺戒,會讓很多人有兔死狐悲之心,從而對朝廷的政令陽奉陰違,甚至與那些為盜為寇的人互為表里。

  處理不好,的確可能引發朝堂內外的動亂。

  作為老臣,桓范不希望看到這一幕,也是可能理解的。

  但理解不等于贊同。

  他不相信豫州能亂到哪兒去。

  俗話說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汝潁雖出人才,可是在軍中的不多,與軍隊沒有直接的聯系。就算他們反了,也就是逃到山里落草而已,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與他們有聯系的諸將或許會剿匪不力,但支持他們造反,還沒這樣的膽子。

  借這個機會,看看有哪些人愿意與汝潁人站在一起,不僅對朝廷有好處,對汝潁人也有好處。

  也許事實會讓他們清醒一點,別真把自己當作意見領袖。

  但是桓范不遠千里的趕來,曹芳也不能一點表示沒有。

  他和桓范商量,抽調一部分禁軍回去,協助燕王曹宇,保障洛陽安全。

  必要的時候,可以進駐豫州,協助賈充剿匪。

  見曹芳執意不回洛陽,桓范也無計可施。

  他本想立刻趕回洛陽,卻被曹芳留住了,在蒲子多住了幾天,參觀了附近的幾個煤礦。

  曹芳讓他想想辦法,為大批的煤進入洛陽做好準備,盡可能充分發揮這些煤的價值,而不是成為負擔。

  桓范不愧是負責民生的大臣,他稍微了解一些情況之后,就明確了這些煤的用途。

  供普通百姓取暖、煮炊。

  現階段的煤還不能和木炭相比,有錢人未必愿意用,但普通百姓可以用,而且消耗量會比較大。

  前提是價格不能太貴,否則普通百姓用不起。

  量大,還要便宜,就只能選擇水運。

  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讓這些煤能夠安全通過砥柱。解決了這個問題,并州的煤不僅可以進入洛陽,甚至可以在整個山東出售。

  要解決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說難,是因為砥柱一帶水流湍急,礁多灘險,極易傾覆。

  說不難,是可以只運貨,不運人,不用船,改用桶,順水自流一,不怕傾覆。上游放,下游收,就算有一部分會觸礁沉底,影響也不會太大。

  曹芳聽完,頓時眼前一亮。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